close

L1010628  

Ωǐ魔法師ǐΩ

§以敬虔的心接納孩子 §在愛中教育他 §並引領他們邁向真自由 ~Dr. Rudolf Steiner~

邁向『真自由』:這裡指的真自由是讓孩子理解與接受了規範的界限之後的自由;

是由內而外,能承擔責任的自由。不是無法無天、放任妄為、個人主義的自由;

只用自由二字,容易讓人誤解為放任的自由。

華德福的「自由界限」(〈—看全文可點連結)
自由是在一定界限範圍內的自由,不是無法無天,胡作非為的自由,是尊重與愛的自由,是發自對孩子深入理解後,給予孩子的自由,這種自由才能滋養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如果缺少了成人的溫柔保護和制約,孩子的成長會失去方向。

如果大人不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立界限),孩子没有界限就會找不到自我;

孩子需要時間學習。當孩子開始探尋界限時,我們應該堅定界限,並且要說到做到。

如果界限不清楚,那麼孩子將無法在自由與界限中取得平衡。不會尊重別人,缺乏自制力..

Barbara老師:告訴孩子“How is the right way doing things”。
孩子往往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所以我們需要明確堅定,而不是內在搖擺不定,孩子很容易判斷出這次是說說而已..還是來真的。
孩子遇到界限模糊的成年人會去挑戰,遇到界限堅定的,就會扮演回孩子的角色。
例如生命體的界限:養成等待的習慣。讓孩子等待是非常健康的,..延遲滿足是很好的滋養,約束感能教育生命覺。任何和時間有關的界限,都能滋養生命體。
如果孩子說吃飽了,那麼就是吃飽了。餵孩子的時候,孩子轉過頭不想吃,就不要再餵了;不要追著孩子餵食,強迫他吃,孩子會扔、扣碗等來表達,而我們卻指責孩子調皮。當我們一再侵犯孩子的生命體,告訴他吃飽的界限,孩子會被搞亂混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吃飽了?!

Nicole
老師:不斷地在孩子的天性和您們的文化中工作,像一個8字—》如圖
L1020333  

《地球上的天堂》:我們必須看看自己的內在規律。對孩子來說,「我們是誰」比「我們做了什麼」更為重要。...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建立出規律。因為我們知道孩子模仿的不只是我們做的每件事,還有我們存在的方式。如果我們以對待孩子的幽默與同理心來對待自己,我們將能夠珍惜致力於均衡發展的成就,並且平靜地從錯誤中學習。
用堅定和溫柔的態度,父母可以畫出界限,讓孩子的世界是小到能夠安全也能被理解的,但又大到能讓他可以自由地走在自我發現的道路上。在教導孩子守規矩時,仍然要關心他,我們的出發點不是「你必須照我說的做」,而是「你必須這麼做,因為我是在幫助你學習生命的功課、了解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記著,你是孩子的太陽系的中心,你是帶來溫暖與光亮的太陽。他的整個世界都是繞著你轉。你那平和的感覺是每樣事物發展的源頭,是孩子世界的軸心。」保持一個平靜與接納的心,參與真正能充實你的活動,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如何找到世界與自己的愉快連結的模範。
在孩子的早期歲月,記得「堅持比完美來得更好」。如果我們已經決定了某事,然而在進行時卻發現其實是可以更好的,那就繼續按照計畫逐步進行,直到完成。

我很讚嘆伯彥老師實踐的準則。MY大天使也是這麼指引的~^^
不要在文字理論上打轉,實際行動去印證它吧!
文字上打轉,一切都是空談。

延伸閱讀:伯彥老師-行為準則
          綺文-華德福教育是自由的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A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