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秤01.jpg

數學與道德之間☆ChobyYu
孩子成長的力量 作者:Rudolf Steiner(魯道夫•史代納)翻譯及總結:盧安克 編輯:蒙令華
12-數學課
小孩很小的時候就能接受數學的道理,可是數學太容易變成一種智力的東西。…有兩方面的東西好像互相無關,那就是數學和道德。可是對能觀察整個生活的人來說,一個以合適模式學到數學的人在以後的生活中發揮的道德責任感,是不同於一個沒有以合適模式學到數學的人的。

讀S爺爺的人智學總能慢慢體悟其蘊含之理,在讀書會中第一次聽到學習數學的方式正與我心不謀而合,心喜之外,今日一讀更是樂不可言啊!能與人智學『相知相遇』亦屬難得,知而不行非知也…好了,不嚼文,繼續讀↓
你們可能不相信,可是我說的都是事實。事實在我們的時代中往往看起來難以相信,所以我不要怕說︰如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以合適模式讓小孩接觸(進入)到數學的道理,我們在東歐的社會就不會出現現下(1922年)這樣的發展。這是我們在精神中能看到的︰數學中發揮的才能,會聯繫到抓住人道德的力量。
在這裡S爺爺又提到「以合適模式學(接觸)(進入)到數學」,可見這個模式很重要!接續下去↓
如果介紹一下我們上數學課的方法,你們可能更容易理解。

普通的數學往往以一個果子再加一個果子開始,每加一個,我們都給得到的結果起一個好像跟本來東西無關的新名字。這對人的靈心來說太奇怪。其實還有另一種更原始的數的模式,就是說,我們生活中的東西首先都是完整的,比如一群人或者一個人,都是一個整體。古代人都把數字看成是整體組成的部分而來的。

在我們的數學課上,老師首先給學生的不是一個果子,而是一堆果子,比如一個由12個部分組成的整體。然後,我們請出三個不同年齡、所以需要不同食量的小孩,把 12個果子分給他們(3+4+5)。我們把12個果子的整體分為三個部分,或者來看我們的整體是由什麼組成的︰12=3+4+5。這樣,我們就不是從偶然的部分開始後得到結果,而是從結果開始來看它是由什麼組成的。這樣做,"加"就不是一個死板的過程。我們重視的是一個整體,而它的組成部分當然包括在裡面。
S爺爺說:「不管是什麼東西,如果你真正的了解它,它必定與生命是息息相關的。」

看到這裡,有没有「活」過來的感覺呢?這樣的「模式」不是死板板的無關乎,而是一種牽動著整體的相關性。接續下去↓

這樣,學生就學會了看待到生活中的整體,而不是從少量透過增加去多得到一點。這對學生的靈心生活和道德感很有作用。如果小孩習慣思考"加、再加",他就會習慣去思考怎樣能得到多一點東西("減"就等於吃虧),這就是一種自私的思考模式。如果從整體開始、如果在教育乘法的時候也從整體(結果)開始,小孩習慣並學會的思考就不是自私的,而是審慎和適度的、一種很好的道德。

學生能喜歡有道德的,不喜歡沒有道德的,這就是以這種數學模式達到的。數學和道德動機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邏輯關係。反正強調智力的人會取笑這樣的關係。可是,如果能觀察到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關係,我們就會發現,根據邏輯看起來互相很遠的東西往往是很近的(有關的)。只有以合適的模式去教育數學,幾年後的小孩才能接受和喜歡我們給他的好的道德榜樣,而不喜歡壞的。

S爺爺說:「如果不懷偏見地研究人智學就會對人具有更深入和更實際的認識。」…你一定要記住人是一個整體,人的每一部分都要靈巧才能整體完善運作,所以教師必須要能夠仔細地觀察生命的每一個細節。…一定要心口合一的講出事實:「新式的教育應該以人類智慧學為你的根基。」你一定不能否認人類智慧學,因為唯有此路你才能真正的了解人類。
 

只想平實的呈現所見所聞,雖然甚少提出自己的觀點…

想~或許你的體會與我不同,就讓彼此心領神會地各自印證~^^
昨日坐在石頭上讀「自由的哲學」,風大喇喇地吹來,正好幫助我可以不受干擾的繼續讀~謝謝~風

剛想起這首歌:How far from birth to death,------------is in the length of our breath…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智學
    全站熱搜

    SFA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