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010876                                守護天使Ωǐ魔法師ǐΩ

愛孩子~^^*邀請您保護孩子的感官~讓孩子遠離3C~

經常接觸3C的孩子,對於觸覺、動作、光或聲音會有過大或過小的反應,也容易分心,他們的身體反應較遲鈍、注意力也不足,這樣的孩子較容易衝動、情感的調節有困難,閱讀能力受阻或無法好好地寫字;根據各方研究這樣的比率逐年增高。

透過3C機器被動地獲取,孩子們失去了直接體驗的機會,少了與人的情感溫暖交流。
被動的接收,孩子會變得較不主動思考,而感官地過度刺激,也干擾了感官的發展。

摘自許姿妙醫師的『病是教養出來的』一書

若將家中的電燈全數關掉,只留下電視繼續播放,這種光源刺激

會干擾孩子,讓他們的大腦應接不暇,大腦被迫進入"停止運轉機制"

一但你將電視關掉,孩子會從停止運轉機制醒來

會經歷"再進入困難症候群"

同時出現行為退化現象,包括脾氣變壞、不開心、萬分疲憊

過動、野蠻無禮、暴躁易怒、焦慮、行為粗魯、無法專注等等

還經常抱怨無聊,這些孩子只不過是看了太多的電視(電腦)

而持續表現出"再進入困難症候群"

另外用餐時配電視,孩子容易消化不良

這些吃飯看電視、看電腦習慣,也是造就現代人消化不良的原因之一

因為看電視電腦太入神,食物容易囫圇吞下肚,當然會產生許多腸胃問題

吃東西一定要多咀嚼,一口飯40-50下,吃飯不要急,咀嚼對腸胃幫助很大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不動才是違反常態的怪象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躁動不安、過動

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孩子七歲前"沒有玩夠"所造成的

學齡前兒童是透過玩遊戲的"肢體活動",間接的刺激腦部神經發達

這和課堂上直接給予知識去刺激大腦,結果是不同的

後者因為沒有讓孩子充分使用肢體,會造成孩子過動

七歲前玩夠的孩子,能養成控制身體意志的本能


常常看到很多做父母捨不得孩子做家事、走路、背書包,怕孩子辛苦

這些磨練都是啟發內在學習,不讓他們有自己動手的機會,處處接送幫忙

這都是在剝奪孩子的學習能力,從小養成懶惰習性,沒有自理能力

身體其實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所以孩子總是動來動去,活動時間很長)

透過識度的勞累,孩子能自己去經驗疲累

因為他會慢慢知道,休息之後自己將會好起來,很多的勞累是可以忍受的

經歷疲累是生命當中辛苦的體驗,不曾經歷辛苦或痛苦的孩子

很難對別人產生悲憫的同理心與愛

常見到很多父母都將孩子照顧到無微不至,等到叛逆期,孩子不懂感恩時

你也不能怪孩子不懂得大人辛苦

因為他從來沒吃過苦,又怎能體會你的感受?

 

(感官發展的平衡可參考↓摘自人智學啟迪下的感官探索)
史代納博士將人類的十二種感官區分為三大類:
觸覺、生命覺、動覺及平衡覺-屬於意志的感官(senses of will);
嗅覺、味覺、視覺及溫度覺-屬於感受的感官(feeling senses);
聽覺、語言覺、思想覺及自我覺-則是屬於認識的感官(knowledge senses)。
對個人而言,不僅可以藉由這十二種感官連結自己的內在與外在。同時,也可以透過它們而以更高層的方式和別人發展良好的互動關係。

   年紀愈小,其思想生命所具有的彈性也愈大。因此,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具有感官統合的能力。意志的感官是後續幾個感官的發展基礎,因此也稱為基礎的感官。
如果從孩子的發育過程來看,第一個七年期(0-7歲)屬於神經及感知系統的成長期,也是意志感官的發展期。第二個七年期(8-14歲)屬於韻律循環系統的成長期,也是中階四個感受感官的發展期。第三個七年期(15-21歲)則是屬於新陳代謝及骨骼系統的成長期,也是高階的認識感官之發展期。

   小孩子的感官發展並非一次全數到位。以0-7歲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正在發展的是意志的感官。此時對於中間這四個感受的感官印象還沒有很完備的篩選能力,但是依然會受到這些感官經驗的影響。因此,學生家長及老師就需要先幫他們擔負起這段時間的過濾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A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