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010677    摘自琉璃光養生世界--地球上的天堂 菩芸

  haven on earth  
《Heaven on Earth》作者Sharifa Oppenheiner是一位資深的華德福幼稚園老師,但各位不要誤以為這本書只適用於接受華德福教育的孩子。本書除了包含很重要的幼兒成長資訊外,並且經由很多實用的例子教我們怎麼解決每天帶孩子會發生的煩瑣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們在這段人生成長黃金期被滋養、保護和尊重。這本書藉由很多範例告訴讀者如何經由安排每天、每週、每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規律的生活下,心中自然生起對宇宙的歸屬惑,而安全感也隨之而起。


在書中最後一章提到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每個家庭在適合自己家庭情況下,規律而不紊亂生活時,家庭文化就自然而生。家中美好及充滿愛的氣氛是孩子們美好生活的基礎。誠如作者所 言,家庭文化就像一顆星星,下面兩個腳是建築在有韻律的工作與遊戲上,中間的兩個手臂是建立在小孩子活動的空間及他們藝術活動的經驗,至於最上面的頭是給予孩子們紀律,藉由紀律喚起孩子們和更高靈性世界的自我溝通。讓他們在紀律的保護下自由自在的活動,依據他們靈性深處的「我」開出璀燦的花朵,而不受外界的影響隨波逐流。


摘自
塑造一個快樂成長的家庭文化(下) 《地球上的天堂》夏莉法‧奧本海默(Sharifa Oppenheimer)著 旺旺出版社

紀律、行為管理
    前二者(家庭的規律、家事與休閒娛樂)可以看成星星的腳,是家庭文化的基礎,規律的生活、互助合作與一同遊戲,讓全家人一起對家庭產生歸屬感。接下來的兩個角(孩子的遊戲與藝術表現),是星星的手臂,是孩子觸及世界探索環境的雙手。

 

   最後,才創造出一個具體的空間給「頭部」,這是自我反省的面向,也可以稱之為紀律或行為管理,當前面這4個區域都均衡發展時,紀律就會在微妙的家庭器分鐘產生,最後形成自我約束的紀律。

    當我們在塑造家庭文化時,可以把家庭當成一個容器,依照「堅定的結構」與「開放的彈性」為原則,當結構與彈性達到平衡之時,容器才能發揮實現其目的:幫助幼兒的靈魂去發現自己。無論我們建立何種家庭文化,孩子都會以自己的方式,觀察模仿,投射在行為反應中讓我們看到。

   
如果我們不滿意他們的行為,首先,必須檢視家庭的文化,或者是家庭的規律、家事與休閒活動、孩子的遊戲以及孩子的藝術體驗這4個角。

   
其次,我們必須看看自己的內在規律。對孩子來說,「我們是誰」比「我們做了什麼」更為重要,而我們可以提供孩子的最佳禮物,就是當個快樂、休息充足且滿足的父母。每個養育小孩的父母,必須不斷自問:「我該如何照顧好自已,才能照顧好孩子?」


小訣竅‧不滿意孩子的行為嗎?

1.首先,檢視外部節奏或家庭文化,做必要的調整。

2.其次,看看自己的節奏──太忙了嗎?不滿意嗎?做必要的調整,然後帶他加入你的工作,引導他的節奏整合與你同步。

3.最後,運用紀律來管理行為。

 

    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建立出規律。因為我們知道孩子模仿的不只是我們做的每件事,還有我們存在的方式。如果我們已對待孩子的幽默與同理心來對待自己,我們將能夠珍惜致力於均衡發展的成就,並且平靜地從錯誤中學習。


   
用堅定和溫柔的態度,父母可以畫出界線,讓孩子的世界是小到能夠安全也能被理解的,但又大到能讓他可以自由地走在自我發現的道路上。在教導孩子守規矩時,仍然要關心他,我們的出發點不是「你必須照我說的做」,而是「你必須這麼做,因為我是在幫助你學習生命的功課、了解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記著,你是孩子的太陽系的中心,你是帶來溫暖與光亮的太陽。他的整個世界都是繞著你轉。你那平和的感覺是每樣事物發展的源頭,是孩子世界的軸心。」保持一個平靜與接納的心,參與真正能充實你的活動,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如何找到世界與自己的愉快連結的模範。跟孩子分享你的喜好,你的熱情也將會擴展到你和孩子們共同分享的日常生活中。
 

小訣竅‧孩子仍反抗,能怎麼做?

當父母盡力調整內外的節奏,而孩子仍然反抗或哭泣時,我們能怎麼做?

 

1.首先試試看轉移焦點(孩子幾歲就暫停幾分鐘)

2.然後帶他加入你的工作,引導他的節奏整合與你同步。

3.最後,有必要的時候執行合理的處置(以不帶情緒的聲調說出簡單清楚的句子)。

4.從頭到尾,立場都要維持堅定而溫柔。

 

開始,永遠不嫌遲
    也許多年以來,身為父母的你都用談判、妥協和孩子做各種約定,而如今自食惡果。孩子沒有安全感,或像個小霸王,不肯好好睡覺,開始耍賴。

   
不要絕望!又從今天開始。保持微笑,不管處理什麼是,帶著信心與善意堅持。「親愛的,現在是收好玩具的時間。來,讓我來幫忙。」以愉悅的肯定句點來表達,同時化為行動。

   
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去做某件事情,自己也要做。通常只要堅持幾次小小的懲罰,孩子很快就能學到,我們說的話是認真的,而且說到做到。一開始,孩子還會試探父母的底線,只是確認界線在哪裡。一旦確認感建立,孩子會很容易回歸天生的純真與信任。

 

堅持比完美更好
    在孩子的早期歲月,記得「堅持比完美來得更好」。如果我們已經決定了某事,然而在進行時卻發現其實是可以更好的,那就繼續按照計畫逐步進行,直到完成。把新構想留待下一次再使用吧!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調整教養子女的方式,不需要急於一時。

   
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放輕鬆並享受這個過程,具有自信的行動力可以給孩子能力的模範以及讓他們電到自己是被關愛被呵護的。孩子會重現父母的個性特質,倘若我們猶豫不決或不夠穩定,也會在他們身上看到猶豫不定的行為。身為父母,給予自己和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平靜且肯定地表達自己。
 

你想要什麼樣的家庭文化?
「你想要什麼樣的家庭文化?」是一個開放的問題,答案會因時因地持續成長變化,家庭文化不是一顆僵化的石頭,而是一個有活力的組織。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放輕鬆並享受每個階段的答案,來面對每日在我們前方開展的生活與境遇,與孩子一同學習與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AC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